2月4日,2015年春运第一天,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“公服中心”)与交通运输部路网运行与应急处置中心联合发布《春运全国主要公路灾害性天气与出行预测》,关注公路高影响天气。
“今年春运从2月4日至3月15日,共计40天。春运期间,正值冰冻雨雪、低能见度等公路高影响天气高发时段,容易引发道路阻断和交通事故。”公服中心交通气象服务副首席王志介绍道。
据气象观测资料统计,在近10年的2月里,我国东北大部、内蒙古东北部、青藏高原、甘肃中部、新疆北部等地主要公路沿线年均冰冻雨雪危险日数在15天以上。内蒙古中西部、华北大部、黄淮、西北地区东部等地主要公路沿线年均冰冻雨雪危险日数为5天至15天。江淮、江汉、湖南、浙江、贵州、云南等地主要公路沿线年均冰冻雨雪危险日数为1天至5天。“降雪和冻雨天气是引发道路结冰灾害的主要原因。”王志说,“受冰冻雨雪天气影响引发公路阻断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、华北大部、长江中下游、贵州及新疆等地。”
“而在近3年的2月里,受静稳天气影响,我国中东部、西南地区东部、新疆北部等地主要公路沿线低能见度(≤1000米)天气频发。”王志表示,大雾是造成2月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,局地性团雾发生几率高,极易造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。
据交通运输部初步预计,2015年春运期间,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8.07亿人次,比2014年增长3.4%,其中道路出行24.2亿人次,增长2.5%。“春节期间,受除夕放假、小客车免收通行费和部分省份ETC联网等影响,总体车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会出现小幅上涨;全国高速及国省干线公路车流量变化将会呈现首日增多、中段平稳有序、最后一天小幅增长的趋势。”交通运输部出行服务处副处长郝盛向记者介绍道。
气象部门将做好春运期间道路天气及路况的监测、预报、预警,防范可能出现的冰冻雨雪、低能见度、大风等天气对道路交通的不利影响。专家建议,针对灾害性天气可能引发的交通事故、道路阻断等突发事件,应提前做好应急预案,对应急救援、应急运力组织、应急保障等措施进行统筹安排。